大王山旅游度假區東臨湘江,北達南三環,西及南至長沙市行政邊界,處于長株潭三市地理幾何中心位置,是長株潭一體化發展的“橋頭堡”。片區規劃總面積達132.69平方公里。2011年,湖南湘江新區發展集團有限公司下屬子公司——湖南湘江新區投資集團有限公司啟動了片區開發建設工作。2012年,大王山旅游度假區被長沙市政府列入十大重點片區之一。片區分北、南兩期開發建設。北片區規劃面積27.27平方公里,東臨湘江,西起長潭西線與靳江河,北至三環線,南至巴溪大道。規劃人口18萬,規劃定位為國際水平的旅游度假區、山水洲融合的綠色新城。依托片區優異的山、水、洲、礦坑及曾國藩墓、桐溪寺等自然和文化資源,以湘江歡樂城為引領性項目,投資120億元興建了歡樂雪域、歡樂水寨、歡樂天街、歡樂廣場、朗豪酒店、假日酒店、華誼兄弟電影小鎮等一批旅游產業項目。目前,除歡樂海洋、華誼兄弟電影小鎮二期以外的其他項目基本建成運營,預計年接待游客800萬人次,年收入30億元,解決5萬人就業,形成了集吃、住、娛、購、游于一體的文旅產業集群。2021年,南片區正式啟動建設。南片區規劃面積105.42平方公里,北起巴溪大道、新學士路,南至湘潭九華,東至靳江河、湘江,西至含浦鎮界。南片區規劃人口19萬,定位為集文旅、智慧、通航產業為支撐的文旅綠都、智慧藍港。以建設湘江融城科技小鎮為契機,充分利用現代互聯網、數字、“智能+”等技術,開發智能生活體檢區、生命健康研發基地、數字經濟總部、數字教育小鎮;以建設通航產業園為支點,擬打造集通用航空制造、文化旅游、飛行培訓、科技探索、研發孵化、通航展銷、支線運輸、航空物流、應急救援等于一體的產城融合示范區。生態資源:片區位于湘江之畔,綠心之邊,山體公園環抱,生態環境十分優越,山有大王山、蓮花山、伏龍山、揀金山;水有湘江、白泉河、觀音港、桐溪湖;洲有巴溪洲、鵝洲;城有融城小鎮。交通資源:片區整體規劃有“六縱六橫”交通路網,六縱分別為瀟湘大道、潭州大道、白庭路、長潭西線、望雷大道、黃橋大道;六橫分別為繞城高速、蓮坪路、新學士路、G354、南橫線高速。地鐵三號線直達片區,長株潭城際軌道交通西環線直達滬昆高鐵湘潭北站,大王山旅游基礎設施(空軌)將北片與南片有機銜接,未來地鐵五號線將深入大王山片區腹地,軌道交通將進一步健全完善。教育資源:片區整體規劃有46所中小學(北片21所、南片25所),目前,南雅湘江中學、湖南師大附中博才實驗中學(湘江校區)、博才培圣、潭州實驗小學等知名教育資源已進駐北片區。文化資源:片區歷史文化資源厚重,擁有曾國藩墓園、桐溪古寺、坪塘老碼頭等千年文化古跡遺址,其中長沙坪塘老碼頭已列為長沙市不可移動文物,曾國藩墓園已列為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。片區深入挖掘湘軍文化、湖湘文化等文化資源,根據文物考古成果修繕曾國藩墓園,重新恢復部分唐代振郎禪師創建的桐溪寺,開發建設文正書院、湘軍文化廣場、湘軍博物館等項目,構建大王山片區文化旅游勝地。